邵武一中名师 | 黄芳:为而不争 静待花开
黄芳老师,邵武一中语文高级教师,邵武市语文学科学科带头人。从教24年,担任了13年班主任,10年语文备课组长,现任邵武一中政教处副主任。
黄芳老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及课例、课件多次荣获国家级奖:论文《班主任教学艺术之源情感教育》《以微促翻转》《师媒长计以优课》 等获全国一等奖,省特等奖,南平市一等奖;课例《走进余秋雨的文化散文》获省一等奖,《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课件获南平市一等奖,2011年荣获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2019年担任《卷行天下》语文分册主编。2016年荣获南平高一教学质量检测一类校系列语文学科一等奖; 多次评为“邵武市优秀教师”、“邵武市优秀班主任”,2021年被推荐为“邵武市学习先进典型”先进教师在邵武市教育系统推广宣传。
孜孜以求 只为更好
走向讲台的那一刻,她就希望自己成为一名“人师”,唤醒每一朵云,发现语文世界的美好。在课堂上学生称她“自带光环,霸气侧漏”,但也不乏风趣幽默,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她会对学生的不良习惯毫不留情的指正批评,而对学生的丁点进步也会不吝溢美之词;教到动情处或是手舞足蹈,或是涕泪满面,或是怒目圆睁,或是拍案而起,通过有趣的演绎还原,让学生仿佛跨越时空,深刻理解文学作品;对于难以理解的抽象繁琐知识点,她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记忆,某些经验还被学生戏称为“黄氏理论”。身为教师的她深知学无止境,常常以“活到老,学到老”来要求自己,不满足于现状,紧跟时代的脚步,笔耕不辍,因为她坚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以校为家。”“不是在备课改作业中,就是在备课改作业的路上。”“她是一个非常善于探索新教学方式,并且能够让学生沉浸在课堂里的非常好的老师。”这是学生对他的评价。
育人更要育心
在她的眼中每一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材,以“耐心、爱心、关心”去呵护每一个学生,走进了学生内心,成为学生们的知心好友。13年的班主任让她收获了些许的昵称“芳芳”“芳妈”“芳姨”“芳爷”“芳姐”“芳哥”“芳妹”,还有直接叫干妈的,她的“菩萨心肠,雷霆手段”让她拥有了一个不小的粉丝团。最让她骄傲和欣慰的是——2003届学生成立的回馈母校的“芳华教育基金会”。没有大富大贵,却常怀感恩回馈之心,从点滴做起,助力母校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生们的这份责任与担当,让她欣慰孩子们对“做人” 这一教学理念的践行,更坚定教书不仅要“育人”,更要“育心”这一教学理念。
热爱生活 向阳而行
黄芳老师喜欢各种运动,运动已然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排球、篮球、羽毛球、瑜伽、健身操和长跑,她都忙里偷闲,积极参加。学生时代就已经被称为“长跑皇后”的黄老师常常挂在嘴边的:“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要设定好每一个小目标,根据自己的节奏调整好呼吸,不要急于求成,学会鼓励自己,笃定前行,永不言弃,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她的影响下,2003届的郭永凌、王小燕同学至今都保持着长跑健身的习惯。
尊老促新 共同成长
2024届的高三语文备课组被戏称为超强语文备课组。身为备课组长的黄芳老师,充分发挥老中青传帮带的良好作风,努力营造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团结互助的工作氛围,最终队员们团结协作,步调一致,资源共享。办公室里每一天都可以看到组员们齐聚一堂,积极探讨,伏案备课的身影。大到新的教学理念,小到某个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充分发挥集备的力量,备好每一堂课,解决好每一个教学疑难点,经常被其他科任老师称赞为“天天都在开集备会议”。用专业的素养,敬业的态度,乐业的情怀,坚守教育初心践行教育使命,做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心灵的守护者,生命的陪伴者,是该备课组的不懈追求。该备课组已经多次在南平市统考中获得南平市第二名的好成绩。无论是语文教学,还是班主任工作她都乐于向青年教师分享经验,提出建议,鼓励青年教师大胆提出自己的教学理念,积极参加各类的技能大赛,锻炼业务,快速成长。组里王卉老师在南平市教师语文教学和班主任技能大赛中均获一等奖,还代表南平地区参加福建省班主任技能大赛;童诗诗老师在邵武市教师语文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
从邵武一中毕业又回到邵武一中任教,黄芳老师对邵武一中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随着自己的教龄增加,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真正热爱的是——教书育人,她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不一定能够铸就灵魂,但不断努力,超越自己,做一个优秀的普通人,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也能盛放不一样的精彩,为教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为而不争,静待花开,是她的坚守。
他们眼中的黄芳老师
热情温暖,是我对芳姐的第一印象。相信每一个和芳姐接触的人都会被她的热情感染。从课堂到运动场,总能看到那个激情澎湃的身影,好像看到了她,就看到了活力。我从进入一中到现在,一直和芳姐在一个年段,她不仅在教学上提点我们,在生活上也很照顾我们。她总是谦虚的说“我的毛病是好为人师。”但事实上,人生中有一个人愿意不求回报地教你,那个人就是你的贵人。那些无私的分享和宝贵的经验都汇聚成我们成长的点滴。除此之外,芳姐总是做得最多,做得最勤的那个人。学科教学的耐心细致与精益求精、备课组的计划安排与材料整理、政教处的工作报告和活动管理……她总在尽己所能地把每一件事情做好,纵然再忙,歇一歇,喘口气,又斗志昂扬地开始工作。严于律己,让她的教学业绩显著;教育有法,让她的学生对她又爱又敬;以诚待人,让已毕业的学生以她的名义为学校捐赠助学金。教育的本质是人点亮人,芳姐用她的言传身教点亮了许多人。
——王卉老师
黄芳老师,既温柔又严肃。“千锤百炼浑不怕,要留精彩在课堂”是黄芳老师课堂的真实写照。黄芳老师会充分享受课堂,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沉思、一起震撼,和学生一起进入一种“人课合一”的境界。情牵学生成长,矢志立德树人,有情怀、有温度、有追求,是我们年轻教师学习的榜样!
——童诗诗老师
憨憨的芳姐,这是我心中最亲切的词语。毕业数十载,我的芳姐已经成了芳姨,但在我们的心中,芳姐永远是那个有着圆圆娃娃脸,笑起来张扬,生气了又无奈的样子。
从高一转入文科班后,她接手了我们班,成了班主任,同时又是语文老师,小小的个子,黝黑的皮肤,走路说话风驰电掣,也正在在她的指导下,我终于了解到原来学习语文也可以有方法,原来阅读理解也有公式,原来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只有“感觉”。我们班的语文成绩也在她的带领下越来越好,年级领先。
时光荏苒,现在才体会到这个词语的内涵,感谢与芳姐在人生路上的一场相逢。
——2007届唐佳娜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黄老师授业解惑的能力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而老师最让我感恩至今的,却是一直埋藏在我心中的“道”。芳姐对学生的关心是慷慨发自内心的。上学时离家寄宿的同学很少,我是其一。对我而言最大的生活困扰是营养,而老师每天早上总会送上一包热牛奶和一颗鸡蛋,这样的“特殊照顾”让另外一个寄宿同学眼红不已,于是老师之后就每天准备两份。百步无轻担的道理长大了就更明白了,对于老师来说更是如此,记得那时候老师家的孩子还小,同样也是需要营养的年纪,成年后的我再想起这件事,总会猜想当初老师是不是也要承受着家里的压力呢?我不确定,老师也从不提及,但类似的事却一直藏在我心里。毕业以后,老师和我的关系亦师亦友,羞愧的是每年都回家,但拜访过的次数一却只手都数得过来。开心的是每次见面,无论时节,她依旧如沐春风,讲述她的新故事。而不变的是对于我们,她依旧充满信任和希望,希望我们作为新一代,肩负起自己各自岗位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时至今日,仍不忘谆谆教诲,愿每一个芳姐教过的孩子,都能如她,似太阳温暖周围更多的角落。
——2012届李俊巍
黄芳老师是一位充满活力、亲和力、创新能力的老师。在私下我们并没有很大的师生间隔阂,我们亲切的称她为“芳芳”,每一届的学生对他的称呼都不同,我的上一届学长学姐称她为“芳姐”。我们亦师亦友,互相进步。
在完成应试教育下对语文老师的要求的同时,她能做到让课堂生动活泼、百花齐放。在很多照本宣科的课堂中,黄芳老师能突破瓶颈,打破沉闷的课堂氛围:从课前演讲到课前的文化知识的分享和成语的介绍,能让同学们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更好地吸收知识,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在一次一次的上台中,同学们掌握了知识同时变得更加自信。而我,有幸遇到这样优秀的老师,极大地帮助了我的高中时代的成长。
无独有偶,黄芳老师给我带来的另一份礼物是批判思维。因为考试的关系,作文主要是写议论文。议论文则对个人思维有很大的要求,如何言之有理、言之有物,需要极大的积累。在此时,黄芳老师又提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摘抄。从高一到高三,从小流成江海。但是单纯的好词好句并不足以应付写作的要求。此时,老师每次都花费一节课的时间为我们解题,指导我们通过现象看本质,抽丝剥茧,引导我们思考,言传身教。很感谢黄芳老师三年的教导,她让我明白学习不止是应试,也是对自身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培养,让我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也能独立思考,热爱学习。
——2018届章筱婧
黄芳老师是一 位教学基础扎实的老师,上课时会提供丰富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会给予我们比较充分的自我探索机会,让我们在活动中学习,提升。同时,她还是一位善于寓教于乐的老师,能从我们的不同特点出发,让我们在玩活动过程中探究新知识、理解新知,在课堂上有“创新”和“创意”,能活用教材,结合生活实际,让我们可以更充分的理解和吸收知识,激起我们学习的兴趣,进一步体会到语言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着,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应用。她还是一位耐心,能与学生教学相长的老师,在我们眼里,她亦师亦友,在教学的同时,也注重我们的校园生活,常常给我们提供正向的情绪价值,也给予我们正确的价值导向。亲切中不失严厉,教学中不失创新,这就是我眼中的黄芳老师。
——2024届郑淑妍
“唐诗宋词是她的墨水,肆意挥洒在语文的画卷上。”黄老师是一位认真负责,善解人意的可爱的老师。在课堂上,她带领同学们窥探千年前诗人的思想,去俯察、去体悟文学的底蕴;在课外,当我遇到学习或是生活中的问题时,她也敏锐地察觉,及时和我一起分析,查找原因,及时解决。她不仅是学习上的老师,更是人生旅途中的引路人。黄老师有一句话——要学会读书,更要学会做人。她把做人的道理穿插在课堂、课后,春风化雨滋润着同学们的心田。不满三尺的讲台,书不完的文采斐然;不足盈寸的粉笔,写不尽的呕心沥血。人生之路,幸有恩师!
——2024届余文轩
邵武一中师生境界观
爱校 友善
自觉 优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作用和辐射影响,邵武一中借邵武市建设教育强市、大力实施“三名”工程之际,不定期推出《邵武一中名师风采》专栏,宣传长期奋斗在教学一线、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学名师。让我们一起感受他们矢志教育、潜身育人的事迹!
- 通知公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