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学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分营学习感想

作者:赵纯锋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2015-10-19 人气:3025

高校科学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分营学习感想

                                                        高二(7)班 赵鸿伟

骄阳似火的七月,我们满怀着热情来到了武汉的中国地质大学。在这次活动中,我更加了解了身边的同学,增进了与老师的感情,了解了校园生活,也见识了大自然的博大与美丽,而且这次夏令营带给我的更是个人能力的提升和精神上的洗礼。在这里收获了满满成就的我,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毗邻东湖,依山而居,中国地质大学风景优美,环境优雅,图书馆清新淡雅,各种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地大校园文化更是底蕴深厚,以温家宝,赵鹏大为首的名人皆来自于此。更能体现地大浓厚的历史气息的是地大的逸夫博物馆各种争奇斗艳的名贵宝石,它们的流光溢彩仿佛让我看到了它们背后的繁华;再现的恐龙蛋化石,仿佛看到侏罗纪白垩纪恐龙蛋内孕育的生命;修长的黄果树安顺龙,让我想象到恐龙时期的血雨腥风。

如果说逸夫博物馆蕴含着四十六千亿年来地球的历史,那么地大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则蕴含着时代进步的脚步。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一代又一代前辈辛苦的结晶,让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通过X射线衍射仪,激光剥蚀电感耦合质谱仪来研究波长和波的强度来研究土壤中元素的成分和含量,进而研究地质的演变和矿产的开采,为国家资源开发做出贡献,同时也明白了,每一项巨大成就的背后离不开地质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和创新。话剧《大地之光》也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李四光对地质研究的执着,对学生的循循善诱,对理想对国家的热爱,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品质,正是一个个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地质工作者的缩影。

此外,我在知识方面更是收获颇丰,随着王永标教授的脚步,了解到远古到近代生物的进化和演变,感受到世间的一切都不能阻止生命的繁衍和进化,生命是伟大的!聆听马昌前教授的“一带一路的梦想从这里起航”的演讲,认识到“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与中国地质大学学科的完美结合是莘莘学子成就事业的起点。在徐世球教授的引导下,我明白了虽然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是人类生命的摇篮,但是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水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环境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人类将受到自然的种种惩罚!因此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应该成为时代的主题。

这次夏令营更是我能力的提升,我参与了有关学院调查汇报的活动,我们调查的是中国地质大学地空学院,顾名思义,就是研究地球物理和空间信息的学院,是地大最初建立的专业之一,我和我的组员们从学院的历史,学院的专业信息,学院的研究的基本方法,学院的就业情况等方面展开调查,感受到地空学院厚重的历史和伟大的成就,丰富了我的地质梦。并且在活动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准确的收集信息,如何团队协作来使整体功能之和大于整体的功效。同时,成果展示大会上我积极参加,勇于尝试,让我增加了信心,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在攀岩比赛中,地大作为地质考察和探测的先驱,有中国最大的攀岩馆,在经过全国冠军令人叹为观止的攀岩表演,我们终于有了尝试的机会,但看似简单的攀岩却是对臂力和平衡能力的巨大挑战,但队友的呐喊和助威给了我莫大的动力,我咬牙坚持勇攀高峰。作为一个团队,团结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团结是我们做好工作,开拓进取的基本要求,一团散沙,各自为政难成大业,团结协作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个人和集体只有依靠团结的力量,才能把个人的愿望和团队的目标结合起来。没有团结,我们就不可能一个个顺利的穿越电网,铁甲战车就不可能在空旷的体育场上奔驰,我更不会有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勇气,团结是团队奋斗的不竭动力。而且,在此活动期间,我的野外生存及勘察能力获得了提高,我学会了指南针的使用,知道了测倾向和走向,放大镜的使用,看清了石块的纹理,地质锤的使用,让我学会了新鲜岩石标本的采集。作为守护山一样的南望山,里面有许多地质现象,我们装备齐全前往,在途中体会到地质勘探的艰辛和危险,科研工作者所得成就的不易。

但苦中必有乐,在武汉食堂,有各种美食,让我们饱餐一顿,宿舍设施一应俱全,让每天的疲惫一挥而散,这是我提前体会的大学生活,美好而又充满幻想,让我对大学充满向往,为我的学习注入动力。

此外,感谢那些为我们默默付出的志愿者,我们的夏令营因为他们而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