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文本的教学解读

作者:吴绍华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2017-05-25 人气:2343

语文教育家陈钟梁说:“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教师不要在教学方法上过多的纠缠,而要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开拓”。也就是说改善语文教学,重点在教学内容。从某种程度说,“教什么”决定应该“怎么教”并影响着“教得怎么样”针对一篇课文设计好“教什么”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之一。而就阅读教学来说,合宜的教学内容取决于教师的文本解读,文本的教学解读一要依据体式,二要根据学情。

高中语文人教版的编排,关于诗歌必修第一册是现代诗,第二册是先秦魏晋诗,第三册是唐诗,第四册是宋词。在选修里还有一册的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一册的现代的诗歌散文欣赏。可以说诗歌的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为此笔者就诗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谈几点做法和思考。

别林斯基说“情感是诗的天性中一个主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感情是诗歌的内容,人们可以把一本小说,一篇散文,一个剧本的内容复述的头头是道,但要复述一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却非常困难,你只能说它表达了什么情感,你从中悟出什么思想,。读者从诗中所得到的是感情上的满足和享受。所以诗歌课堂教学以培养审美兴趣、审美习惯、审美素养来选择。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是语言艺术金字塔的塔尖。丧失了对“咬文嚼字”的敏感,就从根本上迷失了诗歌鉴赏之路。具体做法如下:

(一)              口诵心惟,投入诗境

1、              以口诵投入诗境,感知诗歌的“音趣”,即音乐美——押韵美、、声调美、节奏美。

投入是学生自己的投入,务必让学生敞开心,放开声自诵自悟,以读代讲,绝不老师来讲韵律,析节奏。学习古典诗文,非诵读不足以得其妙处。教师范读,不如学生齐读;死记硬读,不如精思熟读;课后默读,不如上课朗读;突击强读,不如常诵常读。诵读可以练语感,可以悟章法,可以陶性情,可以治思维。譬如在阅读《再别康桥》学生反复诵读体味诗的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如在教学《锦瑟》时如下过程

师:这是一首李商隐回首往事的诗,那么回忆,同学们考虑一下,在回忆的时候人们的情境是……或者说,回忆的文字在朗读的时候节奏是……

生:慢

师:哎,舒缓,缓慢一些。第一次朗读了,接下来,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出这种回忆的感觉。注意,要放慢节奏,缓慢一些。“锦瑟无端五十弦”一二读。(生齐读)

师:如果要把回忆的感觉读出来,最后两个字“惘然”要……

生:慢一些

师:哎,再来一遍,“只是”一二开始(生读最后一句)

师:慢慢的,还在回忆,这个“然”字不一定就从回忆中醒过来,它还在引导着我们继续去沉醉,继续去思考。好,这位女同学,你给大家读一读。(一女生读,读得一字一顿)

师:速度再慢一点好吗,读两句,最后两句。

(女生读最后两句,读到“当时”的时候笑了)

师:只是当时已惘然(师范读)所有同学一起来读,一二开始(生读)

师:好,再说说看,这次读了以后你告诉我,这首诗你读出了诗中的……

生:悲伤。

师:好,马上就说出来了,悲伤。你呢?

生:哀愁。

师:其实,这两个词所表达的概念一样不一样?

生:一样。

师:也就是说,这首诗同学们都认为是一首极其伤感的诗,说说看,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伤感?

就是这样让学生读品结合,一直延续到课堂的最后。像这样一首诗歌,留在学生心里的感觉也许是永恒的,但一篇散文如果这样教,也许效果会大打折扣。

 .以“心惟”投入诗境,是为了感知诗歌的“意趣”即“情趣和理趣

心惟就是韩愈所说的“沉浸醲郁,含英咀华”忘却自我,诗我合一尽享诗意的甘醇。尽量的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进行多元化的开放性的解读,力求有“新的发现”。在教学《锦瑟》时在这首诗中隐去了平生所作具体之事,以缘情造物的写法,寄托着他那朦胧的情感。那么诗人到底要向我们传达怎样的一种情感呢,接下来让我们再次走进诗中,探究本诗的主题。鉴赏诗歌,一定要知人论世,那请同学们结合课前老师发放的李商隐的背景资料,以本诗为主体,进行分析。
生:我认为这是一首悼亡自己妻子的诗歌。诗人是在孤独凄凉中思念亡妻。一弦一柱思华年,思念的都是自己和妻子在一起的朝朝暮暮。
生:我认为是爱情诗。因为李商隐写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那么这首诗中同样是写爱情,只是很朦胧。但是颔联中,沧海月明,这样的景色和一轮明月,很能让人生发一种相思之情。
师:月,好似一把镰刀,上弦、下弦,弦弦都收割着年年的相思,月月的寂寞。在千万个人举头望月的夜晚把自己丰盈成一轮载满思念的玉盘。
生:我觉得是写自己仕途失意的茫然。思华年,追忆往昔,诗人慨叹怀才不遇,自伤一生遭际。接着用典故写自己在夹缝中的挣扎无奈与悲哀,颈联说自己如深埋地中的美玉不能被人慧眼识得的苦涩,最后嗟叹自己的一生寂寥。
师:围绕文本,分析得是入情入理。
生:我觉得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一弦一柱思华年,但是,往事是不堪回首的,年少才高,却卷入晚唐的政治漩涡中进退维谷,怀才不遇而竟致终生潦倒无为,亦如蓝田日暖玉生烟。挚爱的妻子早逝,如今只留下诗人自己在孤独凄凉中此情可待成追忆。
师:中国人说诗无达诂。王蒙先生就曾说:“情种从《锦瑟》中痛感情爱,诗家从《锦瑟》中深得诗心,不平者从《锦瑟》中共鸣牢骚,久旅不归者吟《锦瑟》而思乡垂泪,这都是赏家与作者的合作成果。”刚刚我们就是完成了一次与作家的合作,一种诗歌的二次创作,一种创作性的背叛——指的是对作者创作时的实际意图的无意或有意的曲解。这种重新挖掘出作者自己未曾意识到的作品的潜在意义,或者增加一种预料不到,甚至可以代替原意的新意义。(法国艺术学家埃斯卡皮在《文学社会学》)因此,我们让诗歌的内容更加的丰盈。所以,《锦瑟》虽然晦涩难懂,但是我们依然触摸到这位才华横溢、命运多舛的晚唐诗人的脉搏。我们可以认为它是拨弄弦瑟,抚思华年,是追寻逝去的青春,是追问淡远的少年志向,是追思政治的失意和惆怅,是倾诉没落的时代,是诉说家事的衰颓。

我们不能一味的追求唯一,这样会冰释诗歌浓烈的人文意象,榨干诗词的空灵润泽的意境,使诗成为一堆冰冷枯燥的语言乱码,只有让学生真正的走进是的意境,才能最大程度的激活其发散性创造性的思维,才能使其与作品和诗人产生心灵的交流和碰撞。

当然,这种鉴赏是限定在文本提供的情境范围内的,课改提倡重视学生的自主体验不是不尊重阅读文本,走向另一极端曲解语文。

(二)咬文嚼字,跳出诗境

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存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秘密。鉴赏不只是为了享受“音趣”“情趣”“理趣”同时也是为了获取“文趣”。文趣既指文字之趣,也指章法之趣,跳出诗境,就是对诗歌做庐山之外的理性审视,品其言而察其妙,析其章而悟其法。语文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通过咬文嚼字学习更多的诗,提高自己阅读鉴赏能力。、古诗词文本是基础,短诗深教长教,如何丰满教学内涵,如何挖掘文字背后的故事,如何拓展,如何兼顾技法和高考要求,仍然是关键的一点。所以,眼中有诗歌,心里有考试,还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的古诗词教学的距离。譬如诗歌中的典故的本事和表意、典故和情感的表现等等。

1,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换字比较,品味炼字

诗人极讲究炼字,“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如林逋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并非作者独创原有残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将名词“竹”改成形容词“疏”,将“桂”改成形容词“暗”顿使梅花神态活现,可谓化平庸为神奇。教学杜甫的那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为什么不用“落叶”,联系《说木叶》“木”有暗示性,木,不但让人想起树干,还能让人想到木的颜色。大家一起把眼睛闭起来,想象一下“木叶”给我们的暗示,(轻念)班白的树干、枯黄欲落的树叶、冷风中瑟瑟飘零……现代诗如《沁园春 长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翔”与“游“的比较,《雨巷》“走尽这篱墙”中“走尽”与“走进”的品味,诗歌的语言看似平凡,但实则不凡。

2.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调整推敲,品味炼句。

诗人讲究“语不惊人死不休”,在句法上常常刻意的不合常规,刻意的夸大其词,刻意的对称,刻意的写景。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他们都是刻意的不合常规的语序,为了押韵,平仄等将动词调换了顺序,强调突出了意境。又譬如《登高》教学“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四个字,但意思却十分丰富,宋代的罗大经曾说这两句话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揣摩章法,起承转合。

诗人也极讲究布局谋篇,即使寥寥数句的小诗,也有起承转合,前呼后应的安排。例如鉴赏杜甫《登高》,在鉴赏其风格的沉郁顿挫,悠远的意境外,还让学生潜心揣摩其精微的结构。作品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落笔的角度虽然不同,但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一、三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接,都写江景。而在写景之中,又有声(风声猿声)有色(沙白渚清),有动(鸟飞叶落)有静(洲诸)。五、七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多病。因“悲秋”而勾引起“苦恨”,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诗的内容上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中间虽有如此丰富的内容,如此复杂的感情,但却一气呵成,形成了一个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 从而让学生明白杜甫诗的“毫无斧凿之痕”并非不用匠心可致。以这短短的把句的篇幅让学生悟得章法的妙谛,比起鉴赏长篇大论的散文来,实在是一种“短平快”的教学方式。

诗歌如麻雀,形体虽小,五脏俱全,赏析如解剖麻雀,音、情、理、文“四趣”分明。李海林曾说语文课就是“学生与语文的接触”语文教学的一切设计都围绕“学生与语文的接触”来进行的,教师的作用就是为实现“学生与语文的接触”提供帮助。

王荣生博士说文本的教学解读依据体式即“从稍微狭窄一点的意义上说,阅读意味着它是对某一特定的文本进行解码和解释的具体而自愿的行为”。阅读,是一种文体思维,具体的文本有不同的体式,不同体式的文本意味着阅读方法的不同,意味着所需要的能力不同。好的阅读教学即依据体式的文本解读,不好的阅读教学其原因往往是不顾文本体式的文本解读。本文就只是关于诗歌教学的一种体会与探索。

 

参考书目  张玉新《我的经典语文》

          严华银《语文行思录》

         郑桂华《凸显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

         赵谦翔《绿色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