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和提高高中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吴志坚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2017-05-25 人气:2156

    【摘要】 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如是说。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的学习不能离开阅读。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自学能力对每个人都是终身有用的,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高考命题改革中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考核,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学阅读理解题成了高考中的新亮点,培养良好数学阅读理解能力是大势所趋。数学阅读作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关键词】 高中学生    数学阅读    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    提高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参与者。

    探索并完善培养高中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策略,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有目标、有策略的主动行为,使学习成为探究性、研究性的活动,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完善优化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有助于促进学生数学语言水平的发展、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让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即学会学习"。所以,强化高中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突出与重要。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和提高高中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

    一、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数学教科书是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最佳材料。

  数学教科书是数学课程的具体化,是数学基础知识的载体,不仅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而且是学生进行学习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材料。它体现了数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在加强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结合现实生产、生活及社会实际,并适当渗透当代先进的科学思想,反映了作为科学数学的特点又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心理顺序,是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最佳材料。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科书中不同的学习内容时,主要是落实慢、重、精、巧、复这几个字。

   1)数学书要读。

    快速阅读是在语文教学中提倡的一种读书方法,但这种方法对数学完全不适用,因为数学的特点之一是简单和严谨,数学的研习要求完全精确,要求严密注意最小的细节。数学是以精练、简明的文体写成的,它要求慢读,要逐字逐句逐个符号地读。

   2)例题要读。

  教材中的例题。是学习如何运用概念、定理、公式的最一般示范。在阅读时,一定要将例题作为重点。读例题,关键是弄清题意,对于几何题,还要读懂图形(或者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读计算题,首要是弄清是做何种运算,观察式子有何特征。其次,理清运算顺序或思考有无简便算法,将用什么法则等,经过思考并试做后,再看例题解法,作对比,找出异同或差距;读实际问题,除先弄清题意(包括正确理解有关概念及关键性词语),还要学会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题的方法,养成联系实际或画示意图分析的习惯。通过读例题,掌握解题格式、步骤(包括解题步骤的详略)。学生在读例题时,就应该力求把解题过程中体现的方法、技巧学到手。通俗地讲,例题就是做题的样本。

  3)概念要读。

  正确理解和使用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在阅读到概念时,一要弄清概念的内涵(即事物的本质属性);二要划清概念的外延(即概念所包含的对象),否则将导致对概念的理解含糊不清,产生错误的判断,进而造成审题、解题错误。精读的精字,可以从两层意思来理解:一是阅读的时候要精细,要非常认真仔细;二是总结的时候要精炼,不能啰啰嗦嗦。  

  4)要点应读。  

    第一,学会点、划、批、问。把关键的地方都出来,把重点、公式和结论都 出来。把自己的理解、质疑和心得等用三言两语出来。把没弄懂的地方都用问号出来。第二,跳出障碍。先看下去。对一时看不懂的地方,不妨先跳过去,或许读过后来的叙述,前面不懂的也就懂了。

  5)章节内容要读。

   初次阅读课本每一节时,要先浏览一遍,了解基本内容、结构特点;然后再细读一遍,根据每一部分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阅读;本节课堂学习后,应再阅读一遍,进行知识的补充和巩固,同时要归纳方法和提升思维;本节所属一章学习后,应前后联系着再阅读一遍,有利于形成知识结构,使数学知识形成系统化,建构思想方法。而且阅读时必须记笔记,通过每次阅读不断补充,整理。重复阅读可使数学阅读理解实现质的飞跃。

     二、预习习惯的培养,是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预习是学生提前对将要学习内容进行阅读,包括阅读教科书和有关参考资料,在预习过程中,要给学生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要求他们先通读学习内容,了解学习内容的目标、重点与难点以及与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学习内容中的识记内容,根据自己掌握知识水平的情况,试着完成课后作业,检查自己的预习效果和水平,找出自己不懂或不足的地方。通过预习习惯的培养,逐步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

    三、坚持让学生课内阅读,保证基本的培养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

  高中生学业科目多,作业多,课外学习时间较少,因此,特别对于学习自觉性不强和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课外布置的学习任务基本不能有效完成。要保障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基本训练,必须在教学主阵地”—— 课堂上,充分让学生进行课内阅读。教师要精心设计思考题抓住教材的重难点,让学生带着思考题阅读,以提高阅读的针对性,使阅读有明确的目标。加强阅读尝试训练,使刚刚获得的知识得到应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阅读过程中遇到障碍,应让学生在疑难问题上展开讨论,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倡的边阅读,边思考的阅读方法。

   1)在预习中进行阅读,可以分三步完成:第一步,迅速找出预习内容涉及哪些旧知识点、引入哪些新知识点;读引子,读为什么。第二步,检查那些旧知识点是否掌握,对于还未掌握那些知识点,要马上阅读课本或者向老师、同学请教,要在短时间内及时选择简便易行的办法补救。第三步,读新概念,从字面及字面后的数学含义来理解新知识点,记住新知识点的含义、并弄清它们的来龙去脉后,还要了解新知识点的运用。最后,记下自己不懂的地方,等待在老师的指导下弄明白。

    2)在练习中进行阅读,有以下两种情况:其一是认真读题,准确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隐含条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继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其二是当解答习题棘手时,迅速阅读与此题相近的例题、习题,重温知识点的变化规律,从而比较出此题的不同之处,挖掘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3)在复习中进行阅读,主要在于归纳相关知识点的运用方法、总结涉及的题目类型,这时学生不仅要阅读课本,也要阅读已有的辅导资料,还要翻阅自己做过的练习题。在探索完新知识后,要重新阅读课本,采取先复习后做作业的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复习与记忆,在记忆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尤其在单元复习或总复习时,更要阅读好课本.再次阅读课本的过程是学生思维加工制作的过程。多次理解与加工制作,可使知识经久不忘。最后分章节做个提纲式总结,并记好笔记。

    五、采用读、议、导、练的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

   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数学学习离不开阅读和探究。教师应认识到数学阅读的价值,主动将数学阅读纳入到课堂教学环节中,充分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结构。读、议、导、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比较注重阅读活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读、议、导、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是:

   1)自主阅读,提出问题

   阅读活动是整节课的起始环节,阅读的效果直接影响课堂后续环节的有效展开。为了保证阅读效果,教师要根据阅读材料合理设置一系列数学问题来驱动学生阅读,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同时通过训练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真正意义上的建构。数学教学是以知生情,其涉及的情感是与理性精神、客观研究、数学美、深层次的智力满足感等联系在一起。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地方,在于数学学习兴趣被激发的深层因素仍然要回归到智力兴趣和理性精神上来。

   2)学生讨论,数学活动

   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可组织学生通过群体议论的方式进行交流,围绕阅读材料中提出的问题相互评价,相互补充,相互答疑,及时解决交流过程中出现或提出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以议论的方式组织学生交流,有助于学生良好的精神品格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开辟畅通的反馈渠道。

   3)老师引导,数学建构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活动开展的情况应相机引导。引导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标志。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理解还不够深入,细节研究还不够充分,表达也不够规范。此时,教师应加以指导点拨,进行数学建构活动。对于习题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提炼解题的流程、方法、思想,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对于单元复习课,应通过回顾、梳理,引导学生自主提炼本单元的知识结构,以达到整体建构的目的。

   4)实践演练,数学运用

  实践演练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巩固练习及能力提高练习,让学生加强知识的理解,巩固知识的建构,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能力。

   六、循序渐进,应用小步子原则, 促使阅读习惯的养成。

   1)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式阅读的习惯。老师在学生的数学阅读中应循序渐进,训练开始阶段,可以允许学生采用被动式方法进行阅读,给学生更好地满足的整个过程。老师应逐步带领学生学会主动思考,以教育学生应用关键信息进行估计及判断与推测的本领,继续养成主动式阅读的习惯。

   2)合理选择阅读材料。阅读材料的选择一定依照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以提升阅读材料的应用率,促进学生的可行阅读。教师还可以提供数学学科前沿问题方面的科学著作和科普读物,用课本以外的知识火花来照亮某些问题,令学生看见越出必修教材的可能性。

   3)拓展内容,把阅读教学向课外辐射,由封闭型走向开放型。由一本教科书的学习带动优秀课外数学读物的主动阅读,使学生的阅读量大大的增加。为改变目前中学生不爱数学阅读的现状,教师应精简作业,布置稍微带一点强制性的课外阅读作业,使之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准备或有效延伸。课外阅读作业可以是课前预习、课后温习,也可以是阅读教材中的数学与文化,阅读数学报杂、数学科普书籍、数学童话与故事等,还可以是围绕某一知识点或疑难问题开展的主题阅读。设置课外阅读作业旨在利用课外这个大的空间来扩大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并开展阅读交流,展示课外阅读成果,使学生获得阅读的成功感和成就感,坚持不懈,就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提高数学阅读能力。

    培养和提高高中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研究又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参与其中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通过研究积累了大量对教学有帮助的资料,不仅对本课题的继续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本学科的教学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今后可将研究的范围更具体化,研究方向更有针对性,使研究结果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对文中所提出的培养和提高高中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与方法进行实践检验,以弥补其中的不足,并进一步完善有关策略与方法,这些是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1]邵光华:《数学阅读─现代数学教学不容忽视的课题》,《数学通报》,1999.10.

[2]郑君文,张恩华:《数学学习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