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助学行动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赵纯锋 来源:教研室 日期:2019-02-28 人气:3926

【内容摘要】 “助学大行动”,是一个以我校中学生为主要组织者、参与者的公益性助学体系。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尝试把“助学大行动”作为研究课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其意义、实施、反思等方面总结和探讨。

【关键词】助学大行动  自主助学  理论与实践

1995年开始的“助学大行动”,是一个以我校中学生为主要组织者、参与者的公益性助学体系,是利用中学生独特的资源,奉献当代中学生的热情和智慧,致力于对我校贫困学生的生活和学业进行帮扶,同时关注中学生自身的道德发展及其自主实践能力的培养。

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由于它的主要运作成员和筹资对象都来自于我校学生,它的存在和发展,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第一,福建省邵武市,是一个32万人口的小城市,地处闽北山区。我校为省一级达标学校,但农村学生仍占我校总人数的30%以上,在城镇学生中,也有部分生活贫困的学生,存在较明显的贫富差别。根据我们对我校高一769位学生每月零花钱的一项抽样调查:

 

     额(元)

   

   

100以上

215

28%

50-100

162

21%

10-50

246

32%

0-10

146

19%

 

社会的各种捐助,帮助部分学生解决了生活困难,但来自身边同学的关爱更有着特殊的意义。中学生是一个积极向上、正直善良、富有爱心和活力的群体,据我们的调查和经验,许多学生都愿意省下一部分生活费资助贫困的同学, 但苦于没有合适的途径和对象而最终无法实现这个意愿。因此,由学生自己策划、运作,活动地点常驻在学校的“助学大行动”正好可以提供这样的途径。

第二,参与“助学大行动”的成员能够在设计规划、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充实,能够利用中学校园这一有限的实践资源,通过策划、组织、合作、协调等行动,拓展出更加丰富的实践空间,体验奉献的艰难和快乐,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第三,参与“助学大行动”的学生,助学活动形式下与受资助对象实现较好联系,在一定时候还可以通过实地走访,亲身感受贫困同学的生活状况。这样的经历对极少接触、亲身体验贫困的许多中学生来说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样的经历,有利于同学们保持一颗善良的、富于同情的心,净化心灵,强化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关注天下、关注他人的胸怀,从而使学生受到更多更深刻的人文教育、情感教育,在正确指引学生的金钱观、人生观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也将促使他们在开始新的生活后继续支持慈善事业,成为往后理解、支持公益事业的潜在群体。

第四,对于贫困学生而言,生活的困难,使他们不但在物质生活条件上面临困境,而且由于在成长过程中不能充分享有优质和多样的教育资源,使其在知识、体育、艺术等多方面的素质与其他同学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许多贫困学生有较强的自卑感,甚至对社会、人生产生消极的情绪。学生自主的助学行动,每月30-40元的助学金,并不能解决他们的所有困难,但是,他们感受到同学的关心、社会的温暖,切实体会到他们也是所有同学中平等的一员。

第五,中学生的流动性强,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中学生极强的流动性有利于保持助学行动的纯洁性,积极性;而学校是组织纪律性较高的社会机构,能保持较高的行动效益,助学行动完全有可能良好地长期运作下去,并且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使其发展成为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的由中学生自主运作的助学机制。

   

1.   经济目标:

捐助同学的经济目标:每日省下三分钱,每月省下一元钱,帮助身边困难的同学。

受助同学的经济目标:每月每班的12位生活困难的学生得到3040元人民币的资助;

每年受助同学人次:300多人次左右;

每年受助的总金额:近两万多元人民币:

14年受助同学:5939多人次;

14年捐助金额:24.5557万元人民币。

2.能力目标:

创新能力:对于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探索。

实践能力:捐助同学通过“助学”活动,锻炼了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以及同学之间的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捐助同学在助学活动过程中学会了关爱他人,学会节俭和社会责任感;受助同学在被帮助的同时,体会到同学之间的友情和关爱,真正让每位同学感受到校园的和谐美。

   

1.资金保证:每位同学每月节约一元钱,全校每月可节约出二千多元钱,保证的助学行动的长期性和广泛性。

2.组织建设:学生会专门成立助学部:部长1人,副部长1人;各年级设助学干事1人;各班级设助学委员1人,由学生会助学部总负责,政教处指导。

3.制度建立:

助学金收取:以班级为单位,在每月的最后一天,同学们自愿将节约出的一元钱交助学委员处,由其汇总到年级的助学干事处,并由助学干事上报到学生会助学部,

助学金发放:由学生会助学部根据各班困难同学情况统一协调。

监督机制:学生会助学部每月公示一次各班捐助金额,受助同学名单及受助金额,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

回馈社会:每学期由学生会组织受助同学参加学校和社会的公益活动,回报社会。

实施步骤

一、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校学生会发起活动,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每日节省三分钱,参加助学大行动”,伸出您的援助友爱之手,加入到爱心助学活动中来。爱心无止境,助学见真情。我们热切希望您响应倡议,您的善行义举,慷慨付出,将进一步改善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使他们再次燃点起新希望……同时,通过各班召开主题班会、校园宣传栏、校园网等媒体广为宣传发动,全校师生积极响应,从而拉开了我校爱心助学行动的序幕。

二、开展学生情况调查

为了能够准确地掌握贫困学生的家庭情况,首先以班级为单位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摸底调查:①由学生会统一印发《贫困生个人登记表》,从家庭成员情况、家庭经济情况、人均收入等方面进行,各班于每学期开学后对待资助对象进行摸底调查,并通过一定形式接受群众监督评议后,由待资助对象填写《贫困生个人登记表》由家长签名及其居住地、单位有关部门的确定后上报助学工作部。②通过班主任走访待资助对象的家庭,掌握真实资料,最后确定助学对象。③待资助对象确定后,将《贫困生个人登记表》加盖公章,助学工作部进行汇总,对品学兼优特困生;家庭遇到突发事件,造成暂时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

三、资金的管理、收取和发放

1.学生会成立助学部具体负责助学金的收取和发放。助学设立专门账户进行资金的管理使用。收支建立明细账目。

2.以班级为单位,由助学委员负责将本班的助学款每月底交于年级助学部助学干事汇总,由助学部根据班级捐助班级受益原则,同时参考全校总的情况,进行协调、发放。

3.年级助学干事负责填写年段收(收取)支(助学对象)明细表一式三份,分别交于助学部、年级助学干事、年段段长存档保管。

4.助学基金余额转入助学部专门账户,结转入下年继续使用,或对家庭遇到突发事件,造成暂时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不得挤占或挪用。

5.每学期期末印制《助学受助学生品学情况登记表》,一式二份,一份留存档,一份班主任保留。

6.助学金原则上用于受助学生在校期间的基本生活费及书本费用。对下列情况之一的学生,将终止提供助学金:家庭情况有明显好转的;在校有严重违反校纪校规并受处分的;在有关部门牵线搭桥落实结队的。

四、设爱心助学网、建立公示制

为体现公平公开透明原则,开设爱心助学网,将各班级、各年段每月的助学情况及时发布在校园网上;同时将助学行动收支情况一览表在校务公开栏中公示,便于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

五、保障条件

1.制度保障。学校建立爱心助学的长效机制,制定和实施《邵武一中助学行动章程(试行)》、《邵武一中助学基金管理办法》。

2.组织保障。政教处、团委成立爱心助学工作领导监督小组,学生会设立助学工作部,助学工作部下设各分部,学校自上而下形成学校、年段、班级全方位多层次的组织网络,从而确保了助学大行动有序的进行。

存在问题

助学行动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曾遇到一些问题。

1、时间长,学生易产生倦怠心理。从助学工作部同学的角度看,每一学年六至七次的助学行动,要负责收缴与发放本年级的助学金,同时还要制表公示,会占用助学干事一些课余时间。从全体同学的角度看,高一至高三的三年中,高一参加助学行动的热情很高,到高二热情稍减,进入高三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些同学对助学行动会产生麻木、倦怠心理。

2、涉及面广,各部门间的协调工作难度较大。助学活动中存在多个环节:学生——班级——年段——学生会,某个环节工作延误,则影响整个助学行动的正常进行。

3、学生会换届时在助学工作的交接上有时会脱节。学生会换届,新一届助学工作部的同学在开展工作之初,有时存在操作程序不熟练的问题。

我们将以坚持、改革、创新的态度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这一机制。

每位同学每天节省3分零花钱,每月捐助一元钱并不困难,受捐助的同学每月得到的30--40元生活费也并不能解决他们的所有困难,但是通过这一活动使同学们感受到了同学的友谊、人间的真情。2000届高三(3)班付彬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他说;我特别要感谢“助学大行动”给我的资助,它不但缓解了我的生活困难,更重要的是它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动力。它使我感到,好好学习决不仅仅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我要以优异的成绩来感谢关心我的同学,来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