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长:高考不是独角戏

作者: 来源: 日期:2019-06-07 人气:2818

高考不是考生一个人的独角戏。高考的顺利圆满需要考生的勤奋努力,当然也包含着老师的辛勤指导,但也越来越多地浸透着父母的汗水。高频率的模考练兵,高强度的升学竞争让考生压力山大,而帮助考生减负的最好办法就是你父母的主动给自己增负,陪伴好孩子顺利渡过高考的风风雨雨。

01

一个父亲的助考故事。

那是2003年夏天的事情,我永远记忆犹新。那年我担任县实验中学高考考点的副主考兼考务组长,组考工作头绪繁多。临考前几天,事情与日俱增,一位考生家长托学校老师找我帮忙,这个时间点拉关系,能有什么好事呢,在考场帮忙?肯定没什么好事,我委婉推辞了。

第二天,那位家长直接来找我,他的神情十分焦虑,但态度相当恳切,要求我一定要帮忙关照他的儿子,我比较纳闷原来,自从参与高考组考工作以来,还没有人敢找我在考场上帮忙!于时,我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和疑问!

原来,他的儿子刘同学患有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病症,临床表现为:每逢考试答题时,身边不能有动静,如果有人在身边晃动,他会十分地烦躁、惊恐,这个心理障碍给他的高考蒙上了阴影,刘同学在2012年高考中因病情严重导致高考失利,今年是复读,复读以来,父母更是牵肠挂肚,心急如焚,走访了许多名医,想尽各种办法依然不见好转。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有救星”。几乎绝望中的老刘不死心,经高人指点,建议找眼镜厂协商,为孩子制作了一副特殊眼镜:两个眼镜片前方分别伸出去一个挡片,用以挡住眼睛两侧的余光。眼镜厂全力支持老刘,特殊眼镜很快就做好了,刘同学的父母欣喜之余又很担心,这个“新点子”能否得到监考老师和考点巡查人员的认可和默许,这又成为焦点问题。

原来如此!我深切理解家长的焦灼心情,立即将问题上报招生办,招生办领导了解了考生的实情并对眼镜作慎重检查,最终同意考生使用。作为考点的副主考兼考务组长,虽然考务繁忙,但想到刘同学和家长的心情,我不敢懈怠,在每科监考抽签后,与对应的监考老师精准协调沟通提醒,确保这名考生不会受干扰!

苍天不负苦心人!刘同学考试期间情绪稳定,高考顺利,终于圆了大学梦!

 刘同学应该感谢和骄傲,他有一个了不起的爸爸,不放弃、不信邪,为了能让儿子顺利渡过高考,父亲千里奔波,到处咨询求助,从西医到中医,从民间偏方到专家门诊,踏破铁鞋无觅处,最终找到最佳解决方案。有爸爸的坚强支撑,顽强努力和全力协助,刘同学终于顺利跨入大学的门槛。此案例正印证了那句话——高考不是独角戏。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高三阶段的家长,陪孩子一起经历风风雨雨,就像是陪孩子经历一场与困难挑战的旅程,这个时候,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就是战友,为了同一个目标,肩并肩一起努力。相反,你今天在孩子身上偷的懒,以后想弥补都没有机会。陪着孩子,让他知道不是自己一个人在努力。高考不是考生一个人的独角戏,它需要父母的鼎力协助。父母功课好,孩子更优秀。

02

 我担任高考组考工作近20年,考场上那些形形色色的“非正常状态”现象,难免让人遗憾、揪心……

有一次,在高考巡查时,发现一位男生十分奇怪,一科考试中竟然3次提出上厕所,引起我的关注,在陪考生上厕所的间隙(高考规定考生上厕所必须有老师陪同监护),这位考生讪笑着对我解释说:“唉,老师,不好意思,我这已经是第3次参加高考,进考场就紧张,紧张就冒汗,接着就不由得想上厕所……”我顿时惊愕!嗫嚅着,不知如何安慰他,考生的话显然冲击着、触动着我脆弱的神经:“我的神啊,一科考试上3趟厕所,这是多么大的损失和代价啊!”作为一名曾经的高三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我百感交集,思绪蹁跹:遗憾、怜悯、心疼、纠结、质疑、反思,继而是愤懑:这是谁的过失,这么严重的后果,难道是考生一个人的问题?

这名考生的考试情绪和心态出现严重障碍,本来应该引起家长和老师的高度关注,完全应该在高考前予以治疗、疏导和化解,但却没有!在一个问题上一而再,再而三地跌倒,这是非常不可不可思议的!我真担心和怀疑:这位考生能否顺利完成高考,难道还会第4次参加高考!

在传统观念中,重考试,轻视心理心态疏导的积习真是害苦了许多考生!高三这一年,家长们要关注和重视考生的心理调节,只有心态好,考场才能发挥好,考出好成绩。

高考是人生的一场大考。高考的严肃性、重要性、敏感性和规范性,决定了每个高三家长都不能置身事外,考爸考妈们担负着义不容辞的具体责任。一般地讲,家长们的助学角色主要有:生活保障员、学习督导官、心理疏导师、信息情报官、思想激励者、危机预防者、升学参谋长、时机管控者、高考秘书员以及考试关注者等等。这些角色,未必都要精细落实,考爸考妈们应灵活参考考生实际状态和家庭状况,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03

理科考生小凤来自渭北农村,父母都是本分朴实的农民,靠务农度日,生活再苦再累,但为了女儿的前途,他们再苦再累心甘情愿。

2015年高考结束,小凤的分数高出省二本控制线36分,她也不知应该找谁商量报志愿,自己一个人找资料揣摩,在手机上查数据,最终勉强搞定方案。他在二本批次所填报的四个院校的专业中,全部填写喜欢的热门专业且不服从专业调剂,导致提档又被退档。迷茫而又委屈的小凤决定复读。小凤的父母爱莫能助,只好继续支持女儿复读。

复读一年,高考又来了。2016年高考中,小凤的分数高出一本线40分!“一朝被蛇咬”,遇事直啰嗦。小凤的父亲这次慎重的多了,他提前预约委托曾经当过教师的远房亲戚帮忙填报志愿,因为这个亲戚的女儿在2008年时以640分的成绩考上一所985名校。但小凤的父亲可能永远不会明白:在陕西地区,2008年的报考政策与2016年的报考政策完全不同!真遗憾,当年报考结果很糟糕,又滑档了,情急之下,参加征集志愿,降低标准,被一所普通院校的冷门专业录取。

行有行规,高考报考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独立的知识理论体系,不同的分数位次需要不同的报考理念和策略。受知识水平和文化功底所限,自己的能量不足以支撑高考报考事务的家长,要理清思路,正确借力,科学引智,理性咨询,找真正有经验、懂报考的高考专家、报考咨询师、业余的行家里手或有经验的“过来人”作报考指导,千万不能“病急乱投医”!

04

某重点中学高二文科学生妮子,自从读高二以来,遇到了十分纠结的难题:感觉物理、化学过于深奥,学得十分吃力,两次月考成绩简直差强人意,她想转入文科班,但已经耽搁了将近一个学期的时光,在转与不转,能不能转科的问题上陷入久久地矛盾和迷茫,最终向父母揭牌,她的父母开始是反对,但面对女儿的无力无助,他们也感到无奈和茫然。经过一番周折,妮子终于转入文科班,但面对拉下的近一个学期的文科课程,妮子一筹莫展,陷入了又一个怪圈:自己是不是应该留级,学校允许不允许留级……

人生规划在高考,考虑越早越好。大多数家长和考生是在进入高三甚至是高考结束时才着手高考报考,才考虑孩子的人生规划。而高一结束选科时,究竟是选文科还是选理科(当然同理,实行新高考省区的高一新生要面临课程组合的新挑战),不能想当然,也不能一时冲动,要遵守规律和规则。一般地客观上讲,考生选理科班,高考报考出路宽敞,可直接对接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四大门类专业,尤其是工学类专业涉及面广,数量最多,技术含量高,就业有保障。但从主观上讲,学生如果理综基础差,学习吃力,也必然影响高考成绩,或者说,孩子更适合学文科,虽然说文科学生在高考报中考涉及的历史学、哲学、文学和法学等专业就业形势堪忧,但行行出状元,事在人为,因人而异,况且文科学生还可报考文理兼报专业,涉及10多个专业类,就业前景依然看好。建议高中学生在高一结束分科选择时,能找机构或高考咨询师,做系统的“职业倾向测评”,通过测评了解自己是六种职业类型(研究型、技术型、社会型、事务型、企业型和艺术型)中的哪一类,再深入参考分析所属类型,就会对自己的分科报考有理性地认识和把握。

父母格局大,孩子更优秀。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考爸考妈们应与时俱进,善于学习,积极吸收正能量,放大自己的格局,强化责任担当,努力为孩子撑起一片清澈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