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阅读与写作有效地结合起来

作者:刘美英 来源:教研室 日期:2019-10-15 人气:2579

如何将阅读与写作有效地结合起来

福建邵武第一中学    刘美英

摘要: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只有让读与写形成良性循环,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才能紧扣语文核心素养,让读与写共同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服务。本文从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出发,试图探讨高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结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语文教材;读写结合;有效途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笔者认为,紧扣语文核心素养,就要把握好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让阅读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让写作促进阅读品质的提升,共同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服务。

本文从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经典阅读和高中生的实际写作需求出发,着重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

一、第一步: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积累素材。

阅读有助于积累写作素材,是写作的基础;写作能够巩固和检验阅读所收获的知识。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呢?现在新课标选入教材的文章都是名家名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位古今中外卓有建树的文学家、史学家、科学家。如必修一二教材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青年毛泽东;忧国忧民、洁身自好、举世皆浊,唯我独清的屈原;永不放弃追求的“雨巷诗人”戴望舒;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这些都是很好的作文素材。在平时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留意、积累这些素材,用它们来充实不同观点的文章内容。例如:学习必修三《琵琶行》一课,本文读写结合的点很多,其中素材收获有A.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B.本文的主题是“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是天涯沦落人”,引发读者的共鸣。

【应用角度】“关注弱者”“同情”“和谐”“同舟共济”“创新”“责任与担当”等。

    学生的精彩运用示例:

我眼中的白居易,是一朵同情百姓疾苦、忧国忧民的伤感之花。他可怜琵琶女的悲惨身世,同情琵琶女的凄凉人生。于是,用那“枫叶荻花秋瑟瑟”的笔触写出了“别时茫茫江浸月”的伤感之情,情感的芦花在秋夜的凉风中瑟瑟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逄何必曾相识”。是啊,此时的白居易也是身处被遗忘的角落里的人,处境悲哀,所以“江州司马青衫湿”。在官场的伸张正义抵不住小人的谗官献媚,数年的心血免不了被贬斥的厄运。读了白居易的诗,我多了一份对世事的哀叹,多了一份同情心。(《我眼中的白居易》)

教材经典名篇的阅读,适当拓展课外阅读,不仅能扩展学生知识面,为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也是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二、第二步: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学习写作技巧。

 高中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这些文章可读性强,语言规范优美,写法灵活多样,是学生习作的典范,在语言的表达上、段落的衔接上和全文的谋篇布局上有很多值得学生借鉴的地方。要引导学生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借鉴写作技巧,提升写作水平。如《赤壁赋》所采用的“对话构思法”,《游褒禅山记》所采用的“缘事明理法”,《琵琶行》所采用的故事叙述技法和音乐描摹手法等。

例如学习《琵琶行》,笔者布置改写原文的任务——以“同是天涯沦落人”为题,以“冷月下,秋风萧萧,荻花瑟瑟,江面俱黑,客船远去……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为开头与结尾,续写中间部分,使用小说笔法叙写。

学生的练笔十分精彩:

范例1:……我策马赴江而来,舫上隐绰的背影,那是我即将远去的挚友。盆浦江边,月下他的背影甚至有些许的飘渺。我踏上舫,凝眸几许后,取了案上的酒,斟上半盏,无言地递给了友人,似是江面的风,将我的千言万语揉进了酒中,混着今夜这凄冷的月色。(借用第一人称)

范例2:……白居易怔怔地流下泪来,忽而仰天长啸,“兄弟被贬江州司马,所任闲职,去年就来到这偏僻小城,一直以来卧病于床榻之间,许久未闻丝竹之声。今日听夫人一曲,乃三生有幸啊!”话毕竟转悲为泣。妇人重新操琴,琵琶声铮铮然响起……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语言、神态描写)

总之,在写作中,可引导学生通过读这些作品,学习其所采用的方法,再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通过读丰富写的素材,以读来审视自己所写的作品,最终提高写作能力。

三、第三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学会表达。

高中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学会欣赏,不断积累,然后写作延伸,最终学会表达自我。阅读和写作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因文悟道因道学文文道相因终极在文,获得言语的智慧,从而鼓励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富有个性和创意的表达。

笔者在讲完《琵琶行》一文,扩展阅读吴光辉《白居易的长归》,并且播放“经典咏流传”中《琵琶行》歌曲,然后进行阅读视野延伸——以“我说《经典咏流传》栏目”为题,思考《经典咏流传》栏目在传承中国古典诗词上做了什么。最后进行材料作文“传统文化如何焕发生机”写作,让学生表达自我思考。

又如,讲完《赤壁赋》,笔者给学生们补充了苏轼在黄州写的几首代表性的词,让他们读了《后赤壁赋》《苏轼传》等一些文章,又让他们自己再找些资料。在此基础上,给他们布置片段练习,写一段和苏轼的对话——《愿逐赤壁月华与君共语》,或者《假如没有苏轼》,或者自拟题目。学生们热情很高,写得情感充沛,语词华美。

再如,《游褒禅山记》是古代说理文的典范,不仅借鉴它的写作方法,更要让学生学会结合时代与现实思考,表达自我。我以材料作文形式让学生写作

【材料】: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3、无限风光在险峰。

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准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脱离材料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总之,笔者在进行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时,不仅重视生活中的语文资源,更重视开发教材中的语文资源,不仅让课内文本阅读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学识,给写作提供在立意、取材、构思、方法、语言方面的范例,而且进行写作延伸,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和创新能力,激发写作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